香港生態旅遊有發展潛力嗎?

IMG_0251生態旅遊是熱門的遊學主題,最著名的如澳洲大堡礁、巴西亞馬遜叢林、肯亞馬塞拉公園等,都是成功的例子,每年吸引不少旅客前往,為當地帶來不少收益,如大堡礁的改變更引起全球對於氣候變化對大堡礁影響的關注。

除了到訪國外的著名生態景點,香港本土也可以發掘出不少生態旅遊的資源,讓學生可以思考人和環境的關係,明白保護生態的重要性,增進對大自然的喜愛。

 

免破壞環境 增關注保育

根據國際生態旅遊協會(The Ecotourism Society)的定義,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,顧及環境保育,並維護地方住民的福利。即是以「自然」為本的旅遊方式,觀賞自然界各種生態,其中亦包括人類的文化遺產,並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,是可持續發展的旅遊方式。

除了是參觀自然生態,生態旅遊還有兩重更深層的意義,第一個就是促進該地區的社區發展,為當地居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,換言之就是借當地的自然生態,吸引旅客,藉着旅客發展當地的經濟;另一重意義,就是推動更多人關注環境保護。住在城市的人往往覺得大自然距離自己很遠,對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破壞沒有太多感覺。生態旅遊就是借着到自然環境旅遊,令更多人體會到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,親眼看到環境的轉變,喚起要保育環境的意識。

 

觀鳥到米埔 賞魚去海下

香港以下的地方也有潛力發展生態旅遊︰

1. 米埔

米埔自然保護區位於新界西北的后海灣,原本是漁塘,後來政府發現其生態價值,劃為自然保護區。米埔是候鳥在東南亞的重要休息站,是候鳥遷徙途中休息和覓食的地方,每年都有約380種候鳥到米埔休息,其中包括黑臉琵鷺等稀有物種,是國際知名的觀鳥地點。

2. 大澳

大澳位於大嶼山西部,被稱為「水鄉」或「東方威尼斯」,以漁村風情聞名。大澳有史以來是大嶼山的四大鄉鎮之一,早於宋朝已是香港區內一個重要的漁港及鹽場,也曾是一個軍事重地,明朝期間已有軍隊駐守。此外,由於大澳鄰近珠江三角洲的沿海鄉鎮,清朝年間,大澳是珠江口的交通樞紐。大澳的生態旅遊除了觀察紅樹林的濕地生態,更多的是參觀當地的漁村文化,如曬鹹魚、製蝦醬等。

3. 海岸公園

香港共有4個海岸公園,分別為海下灣、印洲塘、沙洲及龍鼓洲、東平洲,其中海下灣海岸公園更是潛水熱點,有良好 的水質及多樣化的海洋生物,是香港最好的海域之一。海下灣海岸公園的珊瑚群落亦是全港其中最好的一個群體,亦有紅樹 及各樣的海洋生物。海下灣共有60種石珊瑚及120種珊瑚魚,海下村附近並有村落出租潛水器材。

 

善用生態資源發展地區

香港的城市不斷發展,環保組織不時卻以生態價值為名反對政府的發展計劃,如古洞北新市鎮的發展計劃,就被綠色力量批評,指當地有50種蝴蝶的記錄,佔全港蝴蝶品種19%,並包括4種罕見物種,如柑橘鳳蝶等。如果政府轉而發展生態旅遊,應該以可持續發展,在不破壞自然環境,同時善用當地資源。

 

有利有不利

香港是否有條件發展生態旅遊?香港有自己的優勢,也有限制︰

優勢︰

1. 生態多樣

香港的生物多樣性,遠比香港人所想像還要豐富,單是后海灣一地,據旅遊發展局的統計,就有超過400種昆蟲、380種候鳥、62種蝴蝶、80種海洋無脊椎動物。另外,香港有不少稀有動物棲息,如以香港命名的香港鬥魚,或是盧文氏樹蛙,都是長居於香港的稀有物種,每年遷徙都會到香港作中途休息的候鳥中,黑嘴鷗、黑臉琵鷺等都是瀕危物種,因此香港的生態對於旅客而言有一定吸引力。

2. 交通方便

香港是國際交通中轉點,是高度發展的城市,所有景點都距城市不遠,相對於外國部分生態旅遊,需要坐長途車才可到達,香港的景點如米埔、大澳等,從九龍或港島出發,最遠也不超過1個半小時,整個很程一天之內可以完成。與外國很多景點相比交通實在很方便。

3. 旅客衆多

香港有數量極多的國際旅客,2014年訪港旅客就已高達6,800萬人次,一般來説他們只會欣賞夜景、購物、美食等,近年興建的新景點也只有迪士尼樂園、昂坪360等幾個。這些旅客當中,有一定數量會對本地生態旅遊有興趣。發展生態旅遊將可給予旅客一個新的印象,亦給予香港旅遊業一個新的發展方向。

 

限制︰

1. 對生態的破壞

生態旅遊追求可持續地保護自然環境,但發展旅遊無可避免地會破壞自然生態。興建道路或旅客設施,或旅客帶來的垃圾,會對野生動物造成影響,此外遊客造成的聲浪、衣着顏色過分鮮明等,都會使野生動物受到驚嚇。

2. 人數限制

自然生態的影響和景點的負擔能力有限,有必要設置參觀人數上限,如米埔每年就只有約4萬個參觀名額,其中又有一部分是留給學校申請,實際上可供旅客申請的名額並不多,發展生態旅遊的空間有限。

3. 吸引力成疑

相對於其他著名的生態旅遊景點,香港生態的知名度和實際內容都略顯遜色,就4個海岸公園為例,本地的水底生態無法跟澳洲的大堡礁,又或是馬來西亞、泰國等地相提並論,對旅客不一定有足够的吸引力。

但願找到適當的平衡點,在發展之餘保留本地的生態環境,做到人與大自然共存。